巴渝之窗 > 新闻 > 正文

丝路意象-意大利艺术家邀请展在新疆美术馆开幕

来源:网络 2024-09-27 17:26:49 www.bywol.asia

 

2024年9月25日,“丝路意象——意大利艺术家邀请展”在新疆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新疆美术馆主办,中意艺术基金会协办,崔光武先生担任策展人,谢小铨和徐沛君先生担任学术主持,殷福先生担任艺术总监,展览策划由刘世清先生担任。意大利艺术家Antonio D'Acchille安东尼奥·达切连、Andrea Granchi安德烈·格朗齐、Luigi Doni路易吉•多尼、Franco Marrocco弗兰科·马洛克、Gaetano Fanelli加埃塔诺•法内利、Andrea Lelario安德列·莱拉里奥、Paolo Laudisa保罗·劳迪萨、Pietro Capogrosso彼得罗·卡波格罗索参加展览。此次展览以丝绸之路为纽带,将意大利的艺术瑰宝带到了中国的新疆,不仅展示了意大利当代艺术的魅力,还进一步促进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展览现场

展览共展出了意大利8位杰出艺术家的60幅作品。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社会、生活和情感的深刻思考。新疆美术馆的展厅内,一件件作品仿佛穿越千年的丝绸之路,感受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作品中丰富的色彩、细腻的笔触、多样化的艺术语言和创作手法描绘和探讨了艺术与社会、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是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展览将持续至10月15日,诚挚邀请广大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共同感受意大利艺术的独特魅力。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参展艺术家及作品
Antonio D`Acchille安东尼奥·达切连拉奎拉美术学院原院长,意大利共和国总统颁发的“艺术,文化和教育功勋金奖”获得者
安东尼奥·达切连1936年出生,1959年毕业于罗马美术学院绘画专业。安东尼奥·达切连在欧洲和美国举办了数百次展览,曾参加罗马第13届国家艺术四年展、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和加拿大多伦多“史诗的形式”联展,在费拉拉的迪亚曼蒂宫殿的展览和在乌尔比诺宫殿的个人回顾展。在过去的十年里,他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公共艺术作品和私人作品的委托上。最近,他参加了米切蒂奖,罗马十三世纪国家艺术奖,多伦多Epica Forma奖(加拿大)和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

 

 

《四季1》
布面油画
60×60cm
2013年
Antonio D'Acchille安东尼奥·达切连




Andrea Granchi安德烈·格朗齐
意大利艺术研究院绘画院院长,艺术家,修复家,策展人
安德烈·格朗齐于1947年在佛罗伦萨出生,1969年毕业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 1971年获得 Stibbert 绘画奖;1974年受邀出席米兰双年展;作为“影视艺术”的主人公之一,安德烈·格朗齐在该领域创作了无数的作品;1978年受邀出席威尼斯双年展,并于1976至1979这三年中负责佛罗伦萨重要的国际性展览,1978年在法国电影资料馆蓬皮杜艺术中心、1980年在费城负责展览事宜。1981年米兰三年展及1986年的罗马四年展。安德烈·格朗齐举办过无数场个展与联展,从卢加诺到斯德哥尔摩,从瓦伦西亚到汉堡。他在意大利甚至是欧洲艺术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众多作品都被意大利境内外各大博物馆和公共机构收藏。

 

 

《托斯卡纳的巨人》
6色套色石版画
60×80cm
1990年
Andrea Granchi安德烈·格朗齐


Luigi Doni 路易吉·多尼意大利艺术研究院画家
路易吉·多尼于1947年出生于帕拉亚。1971年,他开始了绘画生涯,在随后的几年中,他跻身于意大利知名艺术家之列,作品被意大利和德国多家画廊收藏。1983年,被邀请参加博洛尼亚艺术博览会和墨西拿艺术博览会;1984-1986年,举办了许多重要的展览,如在格罗塞托市美术馆、佛罗伦萨旧宫的展览,博洛尼亚艺术博览会、巴里艺术博览会。在德国波恩,比利时,纽约的西班牙学会,休斯顿当代艺术博物馆等等顶级艺术场地举办个人展览或参加联展。

 

 

《秋天的树叶》
布面综合材料
100×70cm
2017年
Luigi Doni路易吉•多尼

Franco Marrocco弗兰科·马洛克
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院长
弗兰科·马洛克1956年出生于卡塞尔塔省罗卡德万德罗市。1986年,他受邀参加了在罗马举行的第十一届四年展;1998年参加“第49届米切蒂奖”展览;2011年参加第56届和第60届米切蒂奖展,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大展。在他多年的成长过程中,他将表达研究转向绘画研究,关注现实主义传统。九十年代后半叶,他以一种新的方式通过叠加色彩透明度的隐晦表达所联系起来。在过去的十年里,马洛克的绘画以色彩作为真正的主题,并在大量的单色绘画中寻找新方式。

 

 

《网,痕迹与风景》
蚀刻,凹版腐蚀制版,刀刻及雕刻
50×70cm
2017年
Franco Marrocco弗兰科·马洛克


Gaetano Fanelli加埃塔诺·法内利
画家,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修复学院院长
加埃塔诺·法内利1965年出生于意大利巴里。毕业于巴里美术学院,学习视觉艺术与绘画专业。现任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修复学院的院长、艺术解剖学教授,进行造纸技术的教学,同时担任学院董事的职务。他在意大利及国外举办过多次个人展览,并受邀参加多次集体展览。

 

 

《迷宫》
布面坦培拉、铅笔
210×180cm
2024年
Gaetano Fanelli加埃塔诺•法内利


Andrea Lelario安德列·莱拉里奥
罗马美术学院教授,版画家
安德列·莱拉里奥于1965年出生于罗马,罗马美术学院原院长。1991年开始其教学生涯。首先在罗马美术学院进行“艺用解剖课”的教学;随后在巴勒莫美术学院、拉奎拉美术学院、萨萨里美术学院、那不勒斯美术学院、马切拉塔美术学院、维泰博美术学院和弗罗西诺内美术学院进行“版画课程”和“石版画课程”的教学。2015年,他作为导师组织艺术研究室教学,对罗马二大和罗马美术学院联合执行的双硕士学位课程进行教学工作。目前在罗马美术学院教授图形艺术(版画艺术)、版画技法,以及石版画技法课程。
 

 

 

《大师之路》
铜版线蚀,干刻
50×69.5cm
1996年
Andrea Lelario安德列·莱拉里奥


Paolo Laudisa保罗·劳迪萨
艺术家,策展人,罗马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国际学院版画联盟IAPA副主席
保罗·劳迪萨1951年出生于意大利巴里,工作生活在罗马。2011年,保罗·劳迪萨参加了威尼斯Bevilacqua La Masa基金会举办的群展"跟随马可·波罗之路",并在中国杭州举办了平行展览。同年,他参加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并担任意大利馆巴里桑塔·斯科拉斯帝卡的嘉宾。2014年,保罗·劳迪萨获得了米切蒂奖。2016年,应国际学院版画联盟(IAPA)邀请来到中国北京,参加在太庙艺术馆举行的精选国际作品展览。2020年,他参加了在中央美术学院(CAFA)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学术版画联盟联展,作品被米兰永久博物馆收藏。2023年,他在浙江美术馆举办了个展"色彩空间”,同年在巴里新时代博物馆举办个展。

 

 

《自画像8》
坦培拉及纸上油画
100×70 cm
2021年
Paolo Laudisa保罗·劳迪萨

Pietro Capogrosso彼得罗·卡波格罗索
罗马美术学院教授
1967年,彼得罗·卡波格罗索出生于特拉尼,1990年,毕业于布雷拉美术学院的绘画专业。他的作品在意大利一些主要的当代艺术画廊展出,多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四年联展等国际大展。当代评论家评价卡波格罗索的绘画是创造性工作的成果,其中沉淀着多种绘画语言,雕塑和建筑,同时也是一种返回地中海文化的成果。

 

 

《视野》
布面油画
110×90cm
2018年
Pietro Capogrosso彼得罗·卡波格罗索


展览前言 历史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的通道,更是文明交流的桥梁,这条古老而又神奇之路,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辉煌交流。中国与意大利分处古丝绸之路两端,中意历史悠久的友好交往曾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今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是中意两国的共同财富。此次展览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一次重要艺术实践。
在时代的洪流中,艺术始终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反映和引领着时代的变迁。艺术作为时代的产物,更是以其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我们理解和感受当代社会的重要窗口。当下社会,科技进步、信息爆炸,艺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地挑战和突破传统艺术,形成了一种多元、开放、创新的新格局。每一件艺术品都是时代的见证,它们穿越时间与空间,与我们对话,表达着对当代社会的理解和感悟,在传递美学价值的同时,也传达了对社会、人生等议题的思考与洞察。意大利,以其深厚的艺术底蕴和卓越的创造力闻名于世;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承载着千年的文化积淀与多元交融的奇迹。当意大利艺术家的视角与新疆的地理风貌,历史文脉相遇,丝绸之路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艺术如同彩虹之桥,跨越了国界与文化的鸿沟,连接了东西方的心灵与视觉。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展览将引领观众踏上一段意境之旅,见证东西方艺术与文化深刻交融,编织丝路新梦。

 

 

展览现场

“丝路意象·2024意大利艺术家邀请展”浅论
——徐沛君
中国和意大利都是文明古国,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丝绸之路连接着彼此,两者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留下了许多精彩的历史篇章。谈到意大利美术,人们往往会想起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和拉斐尔的绘画、米开朗基罗的雕塑……那些名作,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历史经典,罗马和佛罗伦萨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艺术圣地。可是,若谈及意大利当代的绘画,当代中国的观众可能不同程度存在着陌生感。而“丝路意象·2024意大利艺术家邀请展”的举办,开启了一扇文化之窗,让人们了解意大利当今艺术的风貌。
展览标题中的“意象”一词,语义双关。一方面,它指作品是意大利艺术家创作的图像,另一方面则指作品是“意”(主体的情感)与“象”(客观形象)的融合体。当然,“意象”也可理解为希望观众“以意会象”——用自己的审美思维、带着自己的审美经验审和美期待去体会作品之美。
本次展览推出8位艺术家的60件作品,面貌各异,个性鲜明。
安东尼奥·达切连的《四季》,撷取植物的枝叶或花苞形象,以特写的方式加以描绘。作品里,植物形象弯曲如扭动的火焰,充满动势。画家并不着眼于如实记录植物的样貌,而是借植物萌生、成长、成熟与凋零的过程,揭示季节的循环更替与生命的轮回不息。
安德烈·格朗齐的作品光怪陆离,带有奇幻色彩。《托斯卡纳的巨人》即是现实与幻象的结合体。托斯卡纳是意大利的一个大区,以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优美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但画家并不打算简单地再现这些。在这幅作品中,人物与景物形象交融在一起,亦真亦幻,仿佛一则远古的寓言,引人遐思。《诗的路径》里能见到山丘、古堡以及影影绰绰的人物,一条小路曲折向远方延伸,而天际却出现三个巨大的头像……这奇异的景象让人惊诧,深沉的悲剧感撼动人心。
路易吉·多尼作品大致可归入写实一类,他描绘了雾霭中枝头的秋叶,微明天色里的树木和山丘,以及房间里的风琴,画境静谧。画面里没有描绘人物形象,但似乎有种难以描述的情绪弥漫其中。画家在取材上并不刻意求新求奇,他只是把不经意间瞥见的某些景物纳入笔端,但寻常的景物具备了某种超现实般的梦境感,这是一种对现实的“重构”。
弗兰科·马洛克的版画以抽象构成手法取胜,调子沉郁。画面中,点线面交织在一起,黑白灰相映成趣,蚀版的形式语言被充分发挥出来,营造出幽晦朦胧、混沌迷离的效果。
加埃塔诺·法内利的作品亦属于抽象绘画范畴。初看,他的作品无中心和边缘之分,也无背景和前景之别,更看不出起笔和收笔所在。但细细品味,观者会发现其中仍有一定的秩序感和逻辑性,无数细小的笔触似乎在画面游走,动势明显,颇有韵律感;繁密的线条加上闪烁的光影,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感。
保罗·劳迪萨也在抽象绘画领域进行探索。《打开心门》描绘了一块淡蓝色的物体漂浮空中,背景是红色。《无题》画面里则出现了几块深浅不一的蓝色,它们交织叠加,营造出某种梦幻般的效果。
安德烈·莱阿里奥有两件版画作品参展,调子沉着,过渡柔和细腻。作品的标题《还剩什么》和《夜与日》也很有意味,其中潜含着存在与虚无、黑暗与光明等哲学命题,发人深省。
彼得罗·卡波格罗索的油画,画面里的造型元素无主次之别,只是保留了画布纹理的凹凸感和颜料涂层的厚薄不均效果。这种“无意识”的表现手法,摆脱主题的束缚,实现了形体与色彩的“解放”,也实现了空间的“解放”。
上述展品也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比如,它们都简化了形式、超越了文学性的叙述层面并追求绘画自身语言的纯粹性。概言之,它们都阐发了“意象”的内涵,展现了“意象”的魅力。
这批展品虽然出自意大利艺术家之手,但其艺术精神的并不局限于意大利。众所周知,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以来,在欧美地区,固有的写实主义等创作观念、创作手法逐渐边缘化,新一代艺术家尝试以全新的语言来开辟道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抽象主义绘画因摈弃了各种主题而成为“国际性”文化的最佳模式。意大利积极融入时代文化潮流,一批艺术家顺势而起,主动吸收前卫造型观念展开探索,“抽象”与“新具象”的画风逐渐形成。他们的作品,既与本土的文化传统有着或隐或显的关系,同时力图消弭了地域性的偏狭,显示出美学精神的包容与张力。因此,通过这个展览,观者也可管窥当代欧洲绘画的前沿发展态势。

频道推荐
点击排行榜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关注福建闽南网官方微博

CopyRight ©2017